4.佳文共賞, a.家長分享

「心中有愛,便能給愛」:從自我覺知開始學習情緒管理

圖/烈火、彩虹與未知。(小宇宙媽咪提供)

文/小宇宙媽咪

孩子,是一份禮物,讓我有機會再長大一回。第一次當媽媽,身邊多了個讓我掛心一輩子的小可愛。在教養的過程中,常常有許多不確定的感覺。新生兒聽力篩檢沒通過,我擔心極了,將情緒宣洩在老公身上,心中忍不住想著「是不是你的聽損造成孩子的聽力問題?」。當孩子兩歲只會喊「爸爸」、「媽媽」時,擔心是不是如同長輩所說的自己太少帶孩子出門,造成孩子語言發展遲緩。記得孩子剛上幼兒園得第二天,老師建議我帶孩子去醫院作聯合評估,當時我感到震驚卻也期待透過醫院的評估或治療師的建議能更了解如何和孩子相處,從此開啟了早療的時光。

語言、職能治療課程是都是針對學齡前的孩子,但是面對我的孩子總是在生活中卡關造成情緒波動強度大的狀況,我常常隨之起舞,不知道如何面對、處理彼此間的情緒。很感謝安安協會提供「特殊學童家長自我覺知與情緒管理」的課程,在祐真老師的帶領以及夥伴的經驗分享中,得到滿滿的收穫。以前小宇宙常常在睡前告訴我想吃東西,讓原本到晚上已疲憊不堪的我,火氣瞬間飆升,在課堂中,有機會練習一致性溝通時,才發現原來溝通要兼顧自我、他人與情境,所以我會衡量當時的狀況,告訴小宇宙「我知道你肚子餓(他人),我也想幫忙你準備食物,但是已經九點半(情境),媽媽需要上床休息(自我),不然會變虎姑婆⋯⋯」。祐真老師還詳細解釋薩提爾的冰山理論,裏頭字字珠璣。當孩子有不舒服的感受,可能是期待落空。當晚,我跟小宇宙核對在壓力事件下的冰山,發現原來孩子外在行為的背後是擔心不被愛,他的自我價值感是低落的。所以,冰山很好用,讓我能不只是處理孩子的表面行為,更能深入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希望藥到病除。圖/ 冰山理論的筆記。(小宇宙媽咪提供)

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祐真老師要我們用蠟筆在圖畫紙上,畫出自己內在情緒狀態。當時,我畫出彩虹代表著在我身邊帶來許多歡笑的大小兒子,也畫了不安定、隨時蓄勢待發的熊熊的烈火,代表內在的不平衡,最後,還畫了一團團灰黑色的物體,代表自己內在未知的部分。祐真老師放著輕音樂並以溫暖、輕柔的嗓音帶領我們閉眼放鬆冥想後,要我們觸摸內在最喜愛的部分,我摸著代表孩子的彩虹,心中是滿滿的感恩、喜悅,也摸著灰黑色的部分,渴望著更深層地認識自己。當祐真老師要我們試著去觸碰內在不喜歡的部分,我無法行動,不禁潸然淚下,我害怕甚至是厭惡自己滿滿生氣的情緒,長久以來我一直將外表佯裝平和冷靜的模樣,壓抑著生氣,生氣是不好的!生氣怎麼可以跑出來?!此時,祐真老師要我們想一想自己所不喜歡的情緒,是不是想幫忙我們什麼?它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原始情緒?我想著生氣它有滿滿的生命力,在生氣的背後是委屈、是擔心、是害怕,也勾起了我許多往事的回憶。我仍然討厭生氣,但神奇的是在那堂課程後,我似乎較能接納內在的生氣,知道它有其存在的意義,知道它好想幫忙。當我改變自己的想法後,我感到內在更穩定、平靜些。

有位夥伴,在課堂上提到面對自己孩子的特殊狀況,發現自己常常扮演著訓練孩子基本能力的教練角色,而非媽媽角色。選擇當位嚴格的教練或慈愛的媽媽,的確是身為特殊孩子的家長們面對的兩難困境。然而,選擇何者都沒有對錯,就如同祐真老師所說的,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專家,知道如何做最好的安排,也如同昭儀老師所說的只要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肯定不後悔,希望各位辛苦的家長都要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爸爸)。在課程中,我遇到幾位自立、穩定、愛自己的媽媽,能主動關懷夥伴,果然是「心中有愛,便能給愛」。在課堂上,聽到夥伴擁有的共同境遇,知道自己不孤單,看到他人的成功或挫敗教養經驗,心中充滿希望。謝謝昭儀老師用心開辦的課程與時時的主動關愛,也謝謝妏霞老師總是溫柔的解惑、幫忙,更謝謝各位夥伴及祐真老師在六堂課中的人生經驗分享、傾聽、關懷。還要感謝小宇宙,讓我有機會能從親子關係為起點,朝向自我和解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