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安歡樂天使打擊樂團,為3歲至9歲慢飛天使設計課程,透過敲打、搖動樂器,使用粗大及精細動作肌肉,並學習聽從指令。(105/4/9攝)
文/右右媽媽 107年
右右是在2歲3個月大時,因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和情緒問題,到醫院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並開始早療復健之路。剛開始上復健課的前期,由於孩子無法適應上課環境,復健課程常常在哭鬧中度過,加上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對於特殊孩子的教導知能和技巧不足,導致孩子的發展停滯不前。面臨這樣困境,我們重新思考該如何才能幫助孩子並調整復健課程安排,另一方面跟著治療師們學習,將治療師給的建議與方法一一記錄下來並執行居家訓練,也從閱讀相關書籍及參與安安慢飛天使家庭關懷協會的親職講座來加強自己的教養知能並與學校端密切配合,孩子的狀況也日漸進步。
安安協會舉辦的親職講座,每場都讓我受益良多,以「個別化教育計畫」主題來說,讓我了解什麼是個別化教育計畫?它與我的孩子有什麼關係?要如何參與?有誰一同參與?什麼需求可以在此提出?會議紀錄的重要及法律效力等,這不僅與孩子息息相關,更是孩子受教權益保障書,家長真的不能不知道。再從「如何安排特教課程」、「親師溝通」和「轉銜」等主題,讓我更進一步了解新課綱的特殊需求課程有哪些?孩子的課要抽離還是外加?可運用哪些時間外加?時數?在親師溝通上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親師溝通前的準備?親師溝通的技巧?什麼是轉銜?什麼時候要轉銜?轉銜的準備?轉銜的功用等等,這些概念真的相當重要。除了透過安安協會專業的講師帶給我們重要概念,我們也可以從其他家長的經驗分享與交流獲得許多寶貴的意見以及家長們彼此互相加油打氣,更是促使我向前走的動力,也正因有參與了這些親職講座,才能讓我在孩子的學習路上,成為他的後盾協助他。
我也帶著孩子參加安安協會的假日親子活動之一〜打擊樂,透過打擊樂課程,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美好、從團體中學習聆聽指令、紀律規範、並藉由使用樂器來增進孩子的雙手協調能力,同時安安協會也在每年的「安安勵翔獎頒獎典禮暨感恩分享會」上給孩子們舞台,安排孩子們上台表演,讓孩子們從表演中獲得自信與快樂,看到孩子們表演時展露如天使般燦爛的笑容,我的心情也隨之飛舞。安安協會的假日親子活動更貼心的考量手足的照顧問題,開放手足一同參與,孩子的學習與親子互動結合並行,真的非常適合全家總動員,猶記我第一次幫右右的哥哥一起報名打擊樂時,哥哥參與意願不高,但在參與之後,他很開心能在這裡學到很多樂器,也認識許多好朋友,期末課程結束後,還是自己嚷著他下期還要再參加呢!
一路走來,我們衷心感恩右右所有的老師和治療師們的付出以及安安協會裡所有夥伴們的鼓勵,也特深深感謝安安協會給予慢飛天使家庭最大的陪伴與支持,這股支持的力量,讓我們感到「安心、心安!」真心鼓勵有需要的家長和孩子們能進到安安協會這個溫馨的大家庭,一起為孩子的未來努力,相信只要永不放棄的堅持,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